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现代都市>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第四百二十五章 自导自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五章 自导自演(2 / 2)

中午十二点,顾筠请两位总导演到了奥运大厦附近最好的餐厅北平宴。

这里属于北四环的亚运村商圈,位于安慧北里逸园5号楼,距奥运大厦仅有800米,专为奥运期间接待外宾在去年升级装修。

菜品主要是改良版的谭家菜,黄焖鱼翅、清汤燕窝一类。

“好了学姐,真别点了,我们仨吃不完的。”

顾筠得偿所愿,简直笑成了一朵花:“好好,那我们先吃,不够再上。”

张一谋笑着调侃:“小路是不是已经有主意了?总之我今天是来蹭饭的,只负责吃。”

“学姐,我是有个想法,不过还不太敢确定。”

“路导,赶紧讲讲。”顾筠像是看见了大救星:“要么我们喝点儿?”

路老板摆手:“那不行,工作纪律在,中午哪儿能喝酒。”

“是这样,我先讲讲吧,请张导先帮着参详一下,也是我为自己后面的的电影未雨绸缪。”

此言一出,不但是顾筠期待万分,连张一谋也有些求知若渴了。

俩师兄弟现在算是朝夕相处了,路宽跟张一谋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女友小刘都要长。

繁忙的奥运工作之余,或者在奥运文艺汇演的节目中有了哪些心得,都会没有保留地互相取经。

是以老谋子有些纳闷,这是又从哪里擎住了一道灵感的电火花?

路老板笑着解释:“其实,我也是从这次奥运会里得到的启发,两位有没有想过无人机拍电影,或者拍摄素材?”

顾筠是全程跟踪的纪录片导演,算是奥组委的核心人员之一,对她自然没有隐瞒点火方式的必要。

只不过她尚且愚钝,没有领略路宽话里行间的真谛,但老谋子已经双眼瞪得溜圆了。

“我还真想过,也是因为咱们这点火方案出来以后,但没有仔细考虑无人机拍摄在电影拍摄技法上的创新运用。”

“2001年底拍《英雄》的时候,那一段长城的俯瞰戏我们还是租的直升机,还有那一段戈壁战场也是,但成本太高,姜志强都直呼吃不消!”

路老板哈哈大笑:“无人机便宜啊,我们大疆现在入门级的EH-1电动无人直升机只要15万,不过云台的技术壁垒比较高,还在下一步研发阶段。”

“目前用于测绘和精度不高的素材拍摄是够的,但有了载荷的续航能力暂时还是问题。”

后世无人机用于影视作品的素材拍摄,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王保强的《Hello!树先生》,以及2012年的《舌尖上的中国》。

但大规模运用是2014年大疆Inspire1的推出,这是首款支持4K视频拍摄的专业级无人机,搭载禅思X3相机,飞行稳定性显著提升。

老谋子在《长城》中首次使用Inspire1拍摄了军队行进的低空镜头,实现传统设备难以完成的快速跟拍,效果很好。

现在的大疆具备这样的拍摄能力吗?

显然还差得很远。

无人机拍摄的主流还是分离式设计,硬件架构属于典型的平台+载荷。

想要完成电影级别画质的拍摄,除了无人机本体的动力系统、飞控、电池、机架等基础技术外,通过专用云台与无人机连接的摄像机也是重中之重。

云台负责抵消飞行振动,并支持俯仰、横滚、平移一类的摄像机角度控制。

路宽现在提出来,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行动创造逻辑上的便利罢了。

“我设想中的未来的无人机拍摄,可以突破传统拍摄设备的高度、地形和安全限制,能够轻松实现高空俯瞰、低空穿越、环绕跟踪等视角,这是最大的便利。”

“张导,你想想《英雄》里那场胡杨林对决,无人机能贴着剑锋俯冲,让金色叶片像瀑布一样从镜头两侧炸开;《十面埋伏》的竹林追杀,穿越机能在竹梢间以60公里时速蛇形跟拍,带出你想要的刀光与翠浪的眩晕感。”

“想象一下,感觉如何?”

这种诱惑对一个导演来讲简直是致命的,特别是善于玩弄色彩的张一谋。

给他以更精巧的拍摄工具和摄像角度,就像是给国画大师不同规格的画笔,能呈现出的内容是颠覆性和创造性的。

后世的《八佰》中通过无人机完成了从苏州河对岸环绕四行仓库的长镜头,最终悬停在距地面1米的高度,实现了传统设备难以企及的视觉奇观。

此外,无人机还能在狭小空间如山洞、废墟中穿梭,为战争片、灾难片等类型电影提供了更真实的临场感,这些都是传统摄影机所不具备的能力。

现在他以后世的视角给面前的两位导演描绘出未来画面,怎能不叫他们听得心旷神怡呢?

但路老板今天的目标不是张一谋,是顾筠。

后者忍不住追问:“路导,现在大疆的无人机能做到什么地步?刚刚你说的。。。”

“都做不到。”路宽笑道:“不过基础测绘和大概1080P全高清级别的影像采集,虽然续航短了些,镜头也不大稳定,但勉强可以做到。”

这一世的大疆是在问界的民间资本和国家的技术资本的扶持下成长起来的。

路老板对无人机一窍不通,在技术上无从过问,也从不发表意见。

但在无人机的应用上提出了两点要求,其一当然是满足北平奥运会点火仪式的技术要求,其二就是用于他的主业。

电影拍摄。

因此这一世的大疆,在这两个领域是比前世取得了长足发展的,毕竟资本的话语权是最强的,指哪打哪。

顾筠苦笑道:“可是无人机这玩意我们也只是拍摄过、看到过,每次点火彩排都还只能远观不允许拍摄。”

“就算是从路导你的大疆采购了,我们也不会用啊。。。”

张一谋叹气:“这是个问题,无人机拍摄的控制人员,那不就相当于摄影师了吗?”

“赵飞、赵小钉这样的摄影师,那是多少片子和素材喂出来的大手子?还是得靠实地拍摄去培养。”

这句话无意中给路老板捧了个哏,他看着顾筠的一脸为难循循善诱:“学姐是不是时间比较紧?”

“可不是嘛!《永恒之火》是全球10多个国家一起拍摄,采用多线平行蒙太奇,以圣火传递串联全球视角,最后由我们北平奥组委剪切素材完成影片。”

“我现在是既要赶工,又得保质保量,如果拿《筑梦2008》的素材去堆砌,绝对交不了差。”

“你刚刚说的无人机拍摄真是太令人向往了,可就是。。。哎!”

路老板摊手苦笑:“这的确没办法,新技术出现都是需要时间去训练和适应的。”

“这种无人机拍摄技术,就跟当年数码摄影机或者新的特效技术出来一样,都是要去适应和训练的。”

“现在也就是我能将就用一用,大疆的试飞员倒是可以操控,但是不懂电影构图和美术,不知道怎么去拍,还得教。”

张一谋也安慰了顾筠几句,几人就着桌上的好菜好茶先填了会儿肚皮。

三人自然不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但顾筠表情中的郁闷,和几次三番的欲言又止也尤其明显。

时间临近一点,三人吃了些主食,这顿饭也接近尾声。

顾筠心知此时再不提,下一次开口就大约在冬季了,厚着脸皮端起茶杯:“路导!”

路宽和张一谋被她吓了一跳。

“学姐,干嘛呢这是。”

“这声学姐我就托大应了,能不能帮姐姐一把!”

路老板苦笑着端起茶杯:“学姐,你这太客气了,何必如此啊?”

他面色微顿,沉吟了几秒,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下个月小刘好像要去川省的卧龙基地,拍一个关于大熊猫的公益广告。”

“拍摄队伍是问界出的,到时候也会带着无人机和飞手、技术人员。”

“你刚刚提到《永恒之火》里要把十多个国家的素材剪辑出来,我们中国对外形象的代表之一就是熊猫,也是福娃晶晶的原型,熊猫的素材是肯定要用到的。”

“要么你带着人跟她的团队一起去吧?顺便看看效果,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顾筠大喜!

可刚要感谢出声,又戛然而止——

除了你路导,没人会用这玩意啊!

要几个会遥控飞机的飞手有什么用?

路宽像是没看到她憋得红通通的脸庞,自顾自地跟身边的张一谋科普:

“张导,你是不知道我研究了多久,就想着奥运会结束赶紧试一试无人机摄影的效果。”

“就拿小刘参加的这个卧龙基地的公益拍摄来讲,无人机航拍完全可以用上水平等份的构图。”

“到时候画面里是自然分割的天地比例,以突出场景的稳定感或辽阔感,再用上S形与消失点构图,通过河流、道路的曲线或透视延伸增强画面空间感。”

路老板像个影痴一样轻拍桌面:“想想就手痒,这绝对会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小革命!”

顾筠听得心旌神摇,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尽管她自己认为也是个无理要求:

“路导!请你拨冗给我们稍微培训一天半天的吧!”

“我们的纪录片摄影师都是全国的顶尖人才,你这套无人机拍摄技术,他们一定能领略得非常快,你看看能不能就抽出这一天时间。。。”

“就一天!”这位魔都高官家庭出身的顾导演竖起一根手指。

“再者,奥运工作这么忙,你也抽时间陪陪女朋友不是?”

“女人都是要哄得呀,你们最近动辄就在大兴封闭个三四天的,伊妃能没意见吗?”

自觉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顾筠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路宽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再过十几天都百日誓师了,这个关头我走,你叫张导怎么办?”

“年初我就因为电影宣传请了二十多天的假,我这老学长虽然精力充沛,也不能这么霍霍啊!”

顾筠这下倒是没话说了,她也不能因为拍路宽马屁,就当面得罪另一位大导演吧?

没有这么处事的道理。

只不过老谋子苦哈哈地笑了笑,也是有些心驰神往:“说实话,小路啊,你刚刚说的那几个构图,还有《英雄》的那一段无人机拍摄技法,可真叫我听得抓肝挠腮啊!”

“要么我们一起去川省吧,反正就一半天时间!”

这句话一出嘴,三人齐齐愣住,张一谋这才笑着摆摆手:“开玩笑开玩笑,咱俩一起玩消失了,张合平能提着刀来砍我。”

他拍了拍路宽肩膀:“顾筠说的也有道理,你这周就昨天晚上回了趟家,小姑娘该有意见了。”

“反正给小顾帮手也是给奥运事业做贡献,家里有我,放心吧,总之就一半天时间。”

顾筠喜出望外:“张导!太感谢您了。”

随即又转向一脸为难的路宽:“路导,你千万别愁请假的事儿。”

“我回去就打报告,这《永恒之火》也是刘领导交给我的任务,他要不同意,我就不干了!”

路宽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釉面青瓷映出他紧绷的下颌线。

他抬眼时恰好让顾筠捕捉到眼底一闪而过的挣扎,喉结滚动两下才开口:“这合适吗?还是算了!”

话音未落就伸手去够椅背上的西装外套,动作里带着三分要起身告辞的架势。

顾筠急得一把按住他手腕,茶盏被带得在桌面划出半道水痕:“路导,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你这。。。”

“去吧,小路,没事的,我下午跟顾筠一起跟领导说明下情况,都是为奥运事业添砖加瓦,没区别。”

“我可等着你回来跟我再面授机宜啊?这新技术也忒诱人了。”

路老板摸了摸鼻子,看着一脸焦急又期待的顾筠:“好吧!我待会给你个电话顾导,你叫人联系问界的杨思维,我们把机票食宿都订到一起。”

把人忽悠去,自然也要安全带回来,不能就卸磨杀驴了。

“好!没问题!”

顾筠心里乐开了花,这一刻无比期待着十天后的川省之旅。

无人机拍摄初体验,《永恒之火》纪录片即将震撼世界,一切都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这位深耕了纪录片领域十多年的北电女导演而言,这次出差很显然会是人生中一次难忘的回忆!

只是不知道,彼时在天崩地裂的那一刻,她会不会后悔今天自己的盛情相邀。

顾筠的动作很快,午饭后就立刻打了报告,刘领导本着皇帝不差饿兵的原则,朱批回复同意。

只是叮嘱路宽不要逗留,以免耽误百日倒计时和内部的誓师大会。

晚上九点,加完班的路老板回到温榆河府。

刘晓丽在厨房指挥着保姆准备食物,回头看到心目中的未来女婿,喜笑颜开:“回来了小路,吃饭没?”

“在单位吃了,茜茜他们人呢?”

“唱歌呢,吵闹得很,梅姐早早去客房休息了,你要是累也先洗个澡。”

“没事,我去看看。”也许是心中的一块巨石落地——

他也不确定这块巨石是不是落地,还是说届时要将史上最愚蠢的穿越者,连同他在这个世界的锚点女友一起压成齑粉。

即便他唯一的判断依据,是上一世的卧龙基地没有遭遇毁灭性损毁。

但这对于一个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来讲,也是对本性做出的极大让步了。

也许这一世只有数次为他挡枪的刘伊妃,能叫这位孤独的穿越者做出这样的让步吧。

路宽放下外套往影音室走,隔得很远就听见刘伊妃在唱《七里香》。

这是一首在她的青春里,和某人无数次羁绊中响起的背景音乐,也是她明天参加“问界八周年庆典”的主打歌。

路宽站在影音室门外,透过半开的门缝看见刘伊妃对着麦克风全情投入地唱着《七里香》,杰仑的和声从音响里流淌出来,像夏夜掠过稻田的暖风。

他突然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

2004年10月的某天,刘伊妃正承受着周军和华艺、宋诅德联合制造的无端黑料。

那一晚找到破局之法的他站在小刘门前,也是从这样的角度,看着可怜兮兮看着电脑屏幕的17岁的刘伊妃。

莫名地,心中裂开了一个缝(240章)。

四年以后的今天,随着她嘴里的“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这句歌词突然撞进耳膜,路宽突然觉得这道缝又瞬间愈合了。

只不过里面多了一个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