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陆羽茶庄的雕花窗棂,在八仙桌上投下细碎的光影。陈小宝转动着手中的骨瓷茶杯,茶盏里的普洱泛起琥珀色涟漪:\"林沫这张专辑能爆,靠的就是神秘感。\"他抬眼望向坐在对面的林沫,后者垂眸轻抿茶汤,素色旗袍领口别着枚白玉兰花胸针,\"现在一旦露脸,热度就像戳破的气球。我建议继续雪藏真面目,商业二台的《音乐元素》做纯音频访谈,让听众光凭声音遐想;丽的电视台那边,也只录侧面镜头和手部特写。\"
刘冠亭摘下金丝眼镜擦拭,镜片后的目光闪着精光:\"小宝这招'犹抱琵琶半遮面'妙,但也得让观众尝点甜头。\"他用茶勺在茶盘上划出弧线,\"不如在新艺城摄影棚搭个古色古香的景,拍林沫抚琴吟唱的现场录像。镜头只拍背影、发间流苏和指尖拨弦的特写,再用烟雾和光影做朦胧处理。\"说着他转向林沫,\"你的气质配上水墨风镜头,既能展现古韵,又能把神秘感拉满。\"
黎坤摩挲着紫砂壶盖,沉吟道:\"双线并行确实稳妥。不过宣传节奏得把控好——先放电台访谈勾起好奇,再用录像带制造话题,最后由刘老师和陈总在媒体上慢慢揭秘。\"凌晨手指轻点桌面,补充道:\"每次宣传都留三分悬念,比如在访谈里抛出'学了十年粤曲'之类的线索,让听众自己拼凑。\"
林沫终于抬起头,眼波流转:\"一切听各位安排。\"她将茶杯轻轻搁在茶托上,瓷与瓷相触的脆响,竟与那日专辑开售后庆祝时香槟杯的碰撞声隐隐呼应。窗外,中环的写字楼群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这场发生在百年茶楼里的对话,正悄然酝酿着下一场席卷香江的音乐风暴。
陆羽茶庄的檀木屏风外,铜锣湾的车流声渐次喧嚣。林沫身着月白色改良旗袍,在新艺城摄影棚的仿古屏风前调整坐姿,发间珍珠步摇随着动作轻晃。镜头刻意避开正脸,只捕捉她垂眸拨弄古筝弦的纤长指尖,氤氲的干冰雾气中,《清韵·情缘》的旋律裹着袅袅余音漫过镜头。陈小宝举着场记板站在监视器后,忽然抬手叫停:\"左侧追光灯再调暗两度,让影子更朦胧些!\"
与此同时,黎坤在半岛酒店的贵宾厅里,隔着波斯地毯与两位西装革履的股东相对而坐。水晶吊灯将投资计划书上的数字照得锃亮,其中一位股东用钢笔尖重重敲着报表:\"林沫专辑首周十万盒,每盒3元利润就是30万!新艺城代加工赚得盆满钵满,咱们的生产线却还没到位?\"另一位股东将刚收到的加急电报推过桌面,泛黄的纸页上印着日文:\"鸡盆国株式会社回复,生产线设备最快下周抵港。\"
黎坤端起骨瓷咖啡杯轻抿,目光扫过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粼粼波光:\"屯门的厂房我已经看过,层高和电路都符合标准,就等设备到位。\"他放下杯子,指腹摩挲着杯沿的鎏金花纹,\"不过得提前联系好技术工人,生产线调试至少需要半个月——林沫的第二张专辑,咱们得自己把控制作节奏。\"
此刻的摄影棚里,刘冠亭突然走进镜头,将一卷洒金宣纸铺在案几上。林沫的手悬在半空,腕间玉镯与宣纸摩擦出细微声响。镜头定格在宣纸上逐渐晕开的墨迹,\"林\"字刚写了半笔,陈小宝便猛地挥手:\"cut!这条留着当预告片!\"暗房外,成片的胶卷正在滴着药水,而屯门的厂房里,工人们正连夜卸下最后一块隔板,等待承载下一个销量神话的生产线轰鸣启动。
美孚新村的老式公寓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凌晨将林琳抵在斑驳的老木门上,她洗发水的柠檬香混着楼道里飘来的咸鱼味,在密闭的空间里发酵成灼热的渴望。\"这些天总在人前装正经...\"林琳仰起脸轻笑,指尖勾住他衬衫第二颗纽扣,话音未落就被凌晨滚烫的吻封住。
客厅的老座钟指向午后三点,录像棚那边该拍到古筝特写了。凌晨却将窗帘又扯得严实些,纱帘掠过林琳泛红的脸颊,在她锁骨投下细密的阴影。窗台晾晒的内衣随着穿堂风轻轻摇晃,扫过凌晨搁在玻璃上的手背,凉意与体温交织成燎原的火。
\"等林沫专辑再爆一轮...\"林琳喘息着抓住他后颈,发梢扫过他剧烈起伏的胸膛,\"我们就能光明正大地...\"话没说完又被更深的吻淹没。床底滚出半盒没拆封的磁带,那是林沫试音时留下的,此刻却被两人急促的动作踢得更远。
楼下传来收废品的摇铃声,而此时睡床随着动作发出吱呀声。凌晨忽然想起昨夜在庆功宴上,林沫举杯时露出的纤细手腕,与此刻缠绕在他腰际的手臂同样白皙,却泛着截然不同的温度。窗外的日头渐渐西斜,照得墙上贴着的《清韵·情缘》海报剪影愈发朦胧,而屋内的温度,仍在持续攀升。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