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以后就在京城定居,吴晓冰也听从叶老师的建议,把竹城这边的房子都卖掉,全部买在京城。
扩大后的快餐店,自然也请了几个帮工。
荣妈不再像以前那样忙碌,她只需要把控好原材料,厨师也是自己人,开的工资到位,厨师能够干好几年才会想着要单飞的事情。
荣家也从以前被小巷里的人轻视的人家变成了艳羡的对象。
他们住的那个巷子,原来是国企的地盘,临时工住在平房里,正式工住楼房。
房子很小,厨房还是三家共用的。
儿子考上大学后,经常都是住在学校,而且他们开快餐店也不用回家做饭,所以荣叔他们也没想过要从小巷子里搬出来。
不搬出来,不等于他们没有房子,他们不仅买了门面房用来经营快餐店,早几年,股票发行认购证的时候,他们也听从叶老师的建议,花了两千多块钱买认购证,只不过他们胆子小,一张认购证从30块钱涨到五十几倍的时候,他们就卖掉了。
那笔钱,他们就用来买了一套竹城最新盖起来的一套商品房。
那套房子有三个房间,里面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
荣叔和荣妈早就商量好了,这房子是给儿子留着的,以后给孩子结婚。
既然是婚房,他们就不要去住了。
荣杰明得知父母的打算,并且他也觉得小巷子里还能住,赚钱要紧,就让父母把那套房子简单装修一下,租出去,这样一来每个月都有租金。
父母还不舍得,觉得这是新房子就让别人住了。
荣杰明就说:“新房子以后还可以再重新装修呀。再说了,我觉得我爸妈肯定会越来越有钱,过不了多久就会又赚到大钱,给我重新买一套更靓的房子。”
如此,父母就被说服了。
但是,荣叔两口子都特别低调,并没有跟小巷子里的人说自己买房的事情。
直到新的快餐店营业,还有巷子里的一户人家有个人去店里当洗碗工。有一次洗碗工听到巷子里有人酸溜溜地说荣家的这个快餐店——步子迈得那么大,也不怕摔跟头。当年他们不就是卖馄饨的吗?馄饨的生意做得好,房东直接把他们赶走,让自己的亲戚来开馄饨店。现在,他们装修搞了那么大的门面,说不准人家房东还挺高兴有人给自己装修了,等他们的店开起来没多久,房东就把他们赶走了。
洗碗工直接回怼说:“瞧你这话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家是开醋店的。这也太酸了吧。你放心好了,荣嫂他们的生意做得再好,也没人把他们赶走。你见过独子看到父母开的店生意红火,就把父母赶走的吗?”
没错,荣叔和荣妈商量之后,就决定把这商铺的名字落在儿子的名下。
其实叶舟是不建议他们这样,毕竟他们的年纪也大了,儿子虽然孝顺,但是手里有东西,腰杆子也能够硬一些。
不过荣叔还是想把这个门面落在儿子的名下,他说:“叶老师,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们就是想着这样的话,能够激励我们两口子继续赚钱,下次买房子就在我们名下。刘先生说了,明仔很适合搞学术,所以赚钱的事情还是让我们老两口来吧。我们给他一套房子一个门面,以后他就不用为钱的事情发愁,专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两口子以后赚的钱也都在自己口袋里,我觉得我们的养老不成问题,以后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叶舟给荣叔竖起大拇指,“荣叔,你是个好爸爸。明仔也是个好儿子。”
朱砂小说网